首页

毒蝎女王直播间

时间:2025-05-25 02:39:32 作者:“茶和天下·苏韵雅集”江苏文旅主题交流推介会在韩举行 浏览量:91750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它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此前,学者们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近20年来,方小敏院士带领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了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即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万—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发虎院士介绍,伦坡拉盆地超千米钻探计划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如何隆起,高原隆起过程中环境、生态和生物的适应,以及高原隆起后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目前科考团队正在继续向下钻探,力争实现超千米深度。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李刚)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安徽合肥:农历二月二 娃娃剃头“萌”态十足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公布了《关于在全国设立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推动先行示范项目建设的提案》和《关于夯实碳市场基础、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提案》两件提案。他表示,为进一步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优势,应对欧美国家的碳贸易壁垒,汽车产品急需成为2025年出台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的产品之一。

贵州百年侗寨有支女子志愿消防队

10月22日,中新健康从王海团队了解到,举报材料主要来源于博主“三农探客”王力民。根据河北日报此前报道,王力民是土生土长的围场人,2019年其成立沃土乡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马铃薯综合供应链条,2020年该公司销售马铃薯达2.3万吨。

台气象部门:东部海域、花莲近海相继发生5.6级、4.6级地震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标RCEP规则标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武汉一高校教师以非遗为媒讲述湖北“知音”故事

张政介绍,前三季度,预计国内旅游人次42.9亿、旅游花费4.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7.1%,接近2019年峰值水平。旅游业的火热,既丰富群众生活,又提振市场信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增长,有力发挥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应有作用。(迟瀚宇 制作 刘鹏)

近8年最差排名 国足如今是亚洲第13

旅居意大利米兰近20年的华文教育者李明表示,意大利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兴趣正在逐年加深,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质量的教学需求,希望能够回到中国“充电”,将更多中华文化带到“时尚之都”米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